3月28日,由口腔内科学教研室组织的针对2015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的题为《龋病的病因假说》互动式教学活动在学校第五阶梯教室拉开帷幕。活动由口腔内科学教研室梁文红主任主持,学校党委副书记刘建国教授、教务处邵珠建副处长出席活动,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课程全体教师、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2班)兼职班主任管晓燕副教授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教学活动开始前,刘建国教授结合课程教学特点,详细介绍了开展题为《龋病的病因假说》互动式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他指出: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得到口腔全体师生的高度认同,口腔医学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亦要突出培养特色,互动教学可以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引导学生积极大胆提问,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锻炼学生围绕问题去收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思维。
活动过程中,来自2015级口腔医学专业的吴婧雯、郑维芳、刘厚美同学,结合活动主题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和团队成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信息,通过梳理、归纳、总结采用PPT方式对龋病病因方面近百年来的各种假说分别作了汇报。PPT汇报结束后,刘建国教授走到学生中间,结合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同学们开展教学互动,通过师生交流探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等形式,激发了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互动结束后,刘建国教授、邵珠建副处长、张剑主任、梁文红主任、管晓燕副教授分别对三位同学的汇报作了充分肯定,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全面、细致的点评,指出了三位同学在文献查阅、分析归纳以及汇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了全面的指导意见。
活动最后,刘建国教授结合自。己对美国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互动教学活动践行了互动教学的创新教学理念,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针对性讲解等环节,改变了传统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主动学习、互动学习,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此外,本次活动也激发了老师们不断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互动教学模式的热情,为创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梁文红主任主持教学活动
学生《龋病的病因假说》汇报
学生《龋病的病因假说》
刘建国教授与学生互动
邵珠建副处长点评
刘建国教授总结点评
医院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大连路143号 |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乌江东路89号
贵公网安备52030302000257 | 黔ICP备170116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