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公立医院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组织实施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近日,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审议确定了2021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据统计,全省共立项76家医疗机构12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和口腔正畸科名列其中。
牙体牙髓病科:学科引领医教研高质量发展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是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贵州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刘建国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均处于贵州省领先地位。牙体牙髓病科现有医护29人,其中博士7人,高级职称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近年来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含SCI收录论文50余篇,参编教材5部,参译1部。2018年获贵州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21年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教研室开展了大量的教学改革研究且成绩斐然,获得了多项校、省级教改课题、混合金课建设项目和省级研究生教改课题,2016年牙体牙髓病学获评校级优质课程,2017年获得省教育厅“一流专业”建设立项,2019年获校级混合金课建设立项,2020年牙体牙髓病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团队获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科室拥有根管显微镜、根尖定位仪、机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超声根管及根尖手术治疗仪、口腔激光治疗仪以及热牙胶充填系统等先进的、完备的根管治疗设备。目前还开展了椅旁CAD/CAM树脂及全瓷修复、树脂美容修复、牙脱敏、牙外伤保持修复等现代牙体牙髓病诊疗项目。
牙体牙髓科为加强与口腔内科知名院校和专科医院的交流,定期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专家到该院开展帮扶。把知名专家、先进技术“请进来”。同时,医院通过贵州省“黔医人才计划”和医院计划外派进修学习、专科培训等方式,把医院人才“送出去”,搭建名师传承、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的人才队伍建设平台。下一步,科室将不断强化学科建设,以突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依托目前现有的各级研究平台,加大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发展力度,以解决病人的需求为核心要素,努力为人民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为实现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目标而努力。
口腔正畸科:多举措打造特色专科,提升核心竞争力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创建于1993年,是西南地区成立较早的口腔正畸专科诊室。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口腔正畸科已拥有正畸一、二组两个科室,共计42名工作人员,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贵州省进修临床教育基地。
口腔正畸科多人为世界正畸联盟(WFO)会员,正畸一组负责人为贵州省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室1人博士在读,1人获得“黔医人才计划”培训班优秀班干部。正畸二组负责人为中华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睡眠医学分会委员、贵州省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管协会精准医疗分会理事,首届Andrews六要素正畸哲学中国区讲师。科室2人博士在读,1人获得遵义市市级优秀教师,正畸二组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资助,2021年发表SCI 、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3项省级、校级教改项目。正畸一、二组历年来不间断派出年轻医生前往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等国内一流院校附属口腔医院进修学习,为建立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专家团队不懈努力。
目前,口腔正畸科采用国际先进的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微种植体支抗、自锁托槽矫治技术、Pass矫治技术、舌侧矫治等多种矫治技术,诊疗各种成人和儿童错牙合畸形,如:牙齿反合(地包天)、牙列不齐、牙齿前突、开合、深覆合、儿童预防及阻断性矫治、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序列治疗、颞颌关节正畸联合治疗、正畸牙周联合治疗以及正畸修复联合等治疗。
近年来,口腔正畸科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育人才梯队、践行先进技术促进学科发展,多举措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并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等多种方式,使基层口腔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得到整体化的提升,承担起人才教育使命的标杆榜样。其强大的人才、技术辐射作用,极大推动了本省、本地区的正畸诊治水平的提高。(撰稿:遵义晚报记者 罗洋,审核:吴家媛、白国辉)
医院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大连路143号 |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乌江东路89号
贵公网安备52030302000257 | 黔ICP备17011621号 |